北交所首個指數——北證50成份指數(以下簡稱“北證50”)于今日(2022年11月21日)正式發布,北證50以2022年4月29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為確保各市場參與主體能及時獲取指數歷史點位信息,此前北交所發布了自基日起至2022年11月18日的歷史點位數據文件。
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在接受《新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北證50的上線及時、清晰地反映市場情況,為投資者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指標。指數的推出不僅對北交所生態建設產生積極影響,增強市場活力,同時也有利于資產管理行業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配置和覆蓋。
記者觀察到,北證50首批樣本股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的數量達17家,占比為34%。針對這個數字,楊淑娟認為,北交所在建立之初就明確了其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別聚焦于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首批樣本股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的較高占比也說明了樣本股的選擇與北交所定位和建立目標的一致性,以及北證50對整個北交所上市企業的代表性。
面對市場中“北京50的公布將引起搶籌行情”的預測,楊淑娟表示,一般情況下入選北證50樣本股對上市公司來說是利好,調入樣本指數本身是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的肯定,是一種積極的信號。另外,指數型的基金和產品通常會復制指數樣本,會根據指數樣本中股票的調入相應增倉,樣本股就形成了一定的買盤和長期持有倉位。因此指數推出后,成份股票很可能會出現一波搶籌行情。
同時,她也指出,投資者對股票的選擇最終還是決定于企業的價值,當股票估值過高時,理性的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也會考慮調整。因此如果累計漲幅較大,利好兌現后市場可能就會出現適當調整。(新理財記者 趙新昊)
您必須 [ 登錄 ] 才能發表留言!